頭圖加載中...

南洋的色彩——2020年1月初馬來西亞11日,懷舊、寫生及其他
出發前的準備
行程:
廣州
——
吉隆坡
——
檳城
——
怡保
——
馬六甲
——
吉隆坡
——
廣州
如果從
吉隆坡
去
馬六甲
,然后在
馬六甲
飛
檳城
,會更好,因為
馬六甲
沒有火車站,從
怡保
去
馬六甲
只能坐5個鐘的大巴。
航班:亞航官網訂的票
住宿:Booking預訂。大馬有好多價廉物美的旅店,但是有些隔音不太好,睡眠質量差的話建議寧愿住稍貴的。
城際交通:大巴,在easybook預訂,頁面清晰操作方便,車況還不錯。
市內交通:下載Grab APP,一個打車軟件,可用現金支付,司機都不錯的,且價格公道。
初去
東南亞
,是2008年跟著新馬泰旅游團,對南洋一見鐘情,卻直到十二年后才重游。本想新春期間出行,后因家人緣故定在節前,也幸虧如此,回來后兩三天,疫情爆發,諸多航班取消,不再適宜外出。這次行程不太趕,加上氣溫太高,午后多半是找個咖啡館躲起來至暑熱消散。我喜歡在旅行中寫生,當地也有好多城市速寫組織,平時只在線上交流,正好可以約上一起畫畫聊天。
為記錄本次行程所畫的一幅水彩,以人物為主。不同膚色、各種宗教的人們和睦共存,文化風俗各自精彩又彼此碰撞,還有 南亞 熱帶的繽紛活力, 馬來西亞 如此豐富,如此包容。
day1:廣州——吉隆坡
無聊,畫機艙
在Kila 2取了行李出境,旋即置身于熱鬧非凡的商鋪中,吃的喝的穿的,刺激著每一位旅客的物欲。在匯豐的提款機拿了錢,按指示走到Grab 接客點,這里早有大幫在等候的人,APP里有顯示車的位置,將近到了,出示手機畫面給工作人員,才放行至車場,各人按車牌找車后依次離去。機場離市區有點距離,這個下午忽晴忽雨,想起
廣州
正是少有的干旱,許久不見雨水了。旅館在陳氏書院斜對面,離鬼仔巷其實不遠,但是設施略老舊(住宿體驗不愉快就不在此介紹旅館名字了),前臺接待是一位
北非
姑娘。這一晚我們的房間緊鄰大馬路,整夜車流不息,尤其是摩托車引擎聲,睡得很差。
整頓后,已是下午近傍晚,想再去看看舊火車站那棟頗具特色的老建筑。
在旅館門口坐輕軌到火車站,再沿鐵道走一公里左右,才是老火車站及其行政大樓。 馬來西亞 本土汽車品牌Perodua價廉物美,汽車普及程度堪比美加,路上沒什么行人,馬路卻非常繁忙。一路走著,有時人行道竟然沒了,汽車擦肩而過;有些路口行人交通燈從不轉綠,只能看準時機硬闖。
這種西式然而又不全是的建筑讓人耳目一新。
大馬也有很多貓,都是瘦瘦的,果然是熱帶。
與老火車站相鄰的國家清真寺,依稀記得12年前有來過。炎熱天氣里穿著袍子逛清真寺,悶得喘不過氣。
旁邊恢宏的鐵路行政大樓。那時我跟著旅行團游覽清真寺,卻被它獨特大氣的建筑風格吸引,念念不忘至今。
day2:吉隆坡
被馬路的引擎聲驚擾,沒睡得安穩,自助早餐也非常簡單,草草吃過,趁著早晨的清涼出門了。
打車到占美清真寺,今天特意帶了長袖帶帽的薄外套,門衛允許我們不穿公用袍子進入。從 土耳其 到 以色列 ,參觀不少清真寺,但每一處皆別具風格,大馬則相對簡樸,感覺也較為溫和。
往茨廠街方向走,沿途欣賞的房子。隨處是cafe,但 馬來西亞 傳統的咖啡廳,和我素常所見不同,更像是排檔,沒有空調。
大馬人作息休閑,近午才陸續開鋪營業,穿過尚在睡夢中的茨廠街,又見一排排低矮的騎樓群。
暴曬快要汗流浹背,躲進路旁有空調的cafe吃吃喝喝。
寫生街景,之后去郵局買了郵票貼上,有些職員會在上面蓋戳,有些則不肯。
從咖啡廳后面出去,原來就是鬼仔巷了,農歷新年來臨之際,四處都掛起了紅燈籠。
往茨廠街反方向走到路的盡頭,便是陳氏書院。樣式據說仿照 廣州 陳家祠,然規模差遠了,地圖上的照片為淺綠色墻體,不知何故如今變得灰沉沉且俗套,在我看來是失敗的修葺。內里供奉著神靈,文化氣息也不如陳家祠。
天橋旁一座廟,粉色的觀音廟,視覺上有點新鮮。
入夜后再打車來到雙子塔KLCC,周邊高樓早拔地而起,12年, 吉隆坡 已面目一新。司機一再提醒, 馬來西亞 治安不太好,所幸全程下來,安然無恙。
day3:吉隆坡
今天約了urbansketch(城市速寫) 吉隆坡 組織的幾位畫友相聚,再到鬼仔巷。
這兩家好像是老字號吧,等位的人超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