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魂居住之地,萬萬不可放肆
“佤族有一個傳統,人離開這個世界后都會來到龍摩爺”
美麗富饒的云南省普洱市,除了享譽盛名的普洱茶和咖啡豆,還有中國僅有的兩個佤族自治縣之一,西盟。
西盟位于省境西南部,與緬甸佤邦接壤,如今的新縣城讓人眼前一亮。所有房子都是濃郁的佤族風格,連客運站都不例外,四周被常年翠綠的原始森林環抱,抬起頭就能看到不遠處煙云繚繞的青山,空氣說不出的清新。
早在3000年前,佤族就與布朗族、德昂族等民族的先民一起居住在高黎貢山和瀾滄江地區,不僅歷史悠久,人民精神世界富足,為守護家園也從未妥協。自三國時期與諸葛亮簽盟歸順朝廷,發誓鎮守邊關永不反叛后,整整1800年來一直恪守自己的諾言。清朝時佤族與毗鄰的兄弟民族一道,為反對傣族土司連年苛稅而舉旗起義,19世紀末英帝國侵入阿佤山地區,佤族人民堅決反對《中緬未定界條款》,聯合各部落勇戰侵略者,挫敗外敵入侵,也就更不必說那震驚中外的“班洪事件”了。
離西盟縣城不遠有個叫木依吉神谷的地方,在翁丁村聽說了這位女神,便想來一探究竟。新縣城建成不久,交通設施還不夠完善,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可以抵達,干脆暴走了5公里。
木依吉神谷依山傍水,環境幽謐,清澈的泉水從古老的密林深處流出,穿行于原生態的森林和灌木叢中,懸崖峭壁上還刻有《司崗里的傳說》、《江三木羅的故事》、《木鼓的傳說》等崖畫。傳說佤族先民看到受傷的動物逃往這個山谷,沒過多久便傷愈而出,認為這是木依吉之佑,便把這個山谷叫做“木依吉神谷”。
(木依吉神谷)
(木依吉神谷里的人頭樁)
(木依吉神谷里的樹根)
(木依吉神谷里的神像雕刻)
(木依吉神谷里的壁畫)
木依吉是佤族的神,佤族人民認為鬼神世界也和人世一樣存在著七情六欲,要吃飯、喝水、穿衣、住房和生產勞動,認為萬物是木依吉神創造的,她創造了生命,掌握著萬物的生殺予奪大權,并賦予各種動植物不同的職責。拉木鼓、剽牛祭祀、供人頭都是為了供奉木依吉神,而人們若是觸怒了他,就會使糧食欠收,寨子被洪水沖毀。
因此,阿佤人每年都要祭祀朝拜,祈求神靈賜福保佑平安吉祥。
而祭祀朝拜最大的圣地,莫過于“龍摩爺”了。
(龍摩爺圣地入口)
龍摩爺為佤語,“龍”表示圣地,“摩”代表魂靈,“爺”意為大家,龍摩爺即為“眾神聚集的地方”,位于西盟新縣城勐梭龍潭公園內。
勐梭龍潭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湖泊,公園里修葺的人行道環潭而行。這是個公園,也就是當地人飯后散步和鍛煉身體的地方,沿著木棧道向里面走去,很多當地人都在跑步,問起龍摩爺在哪總有人熱情地為你指明方向??蛇@也不像個公園,有些小路甚至不亞于一般的徒步路線,雖稱不上險峻可也要費一番功夫,樹枝和樹根有著千奇百怪的樣子,癡纏難斷的藤葛和濕滑碧翠的苔蘚形成了天然“路障”,真的需要小心翼翼才能從中而過,而神秘的龍摩爺圣地,就在跟公園相接的阿佤山深處。
(勐梭龍潭木棧道)
佤族人民無論遇到好事還是壞事都有剽牛的習俗,祭祀完畢便會把它送到龍摩爺圣地。水牛是佤族的吉祥物,牛頭是最高等的貢品,他們認為如果神靈得到最好的東西,就會幫助他們。據說這里每一個牛頭都代表一件發生的事情,而具體的事件,只有當地的祭祀才能知曉。如今每逢重大節慶日,阿佤人依然沿襲著這種純粹的記錄方式,到龍摩爺圣地舉行祭祀活動,以祈求山寨平安、五谷豐登、日子和順。
走了大約半小時,眼前掛在三角狀樹枝頂上的牛頭赫然宣告著圣地近在咫尺,更遠處是落葉鋪滿的石階。時值傍晚,周圍再見不到其他行人,好像那些散步的當地人都憑空消失了。
慢慢邁上最后一級臺階,就到了靈魂的殿堂——眼睛所能見到之處全被白骨森森的牛頭占領,樹上、峭壁上、木樁上、地上、水里,許多牛頭由于時間的洗禮已經和山崖青苔融為一體,旅行到此為止,已不再是視覺享受,這強烈的沖擊帶來的心靈震撼讓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,據說這里存有3000多個牛頭。
(地上的牛頭)
(峭壁上的牛頭)
自詡不是個膽小的人,可看著滿眼牛頭,不覺頭皮發麻,越往里走,就越覺得不對勁。熱衷于一探究竟的我咬了咬牙還是向山谷深處爬去,周圍一片死祭,溪水的聲音被放大數倍,空氣卻慢慢在凝滯,好像這樣走下去,就可以潛入茫茫暗夜之中,讓自己消失。于是趕緊在被黑暗侵蝕之前,撤了回來。
靈魂居住之地,萬萬不可放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微信公眾賬號:“尋找旅行家”,每天為你精選一篇有見地的獨家專欄文章,歡迎關注,互動有獎^_^
上一篇: 怒江邊的廢城知子羅
下一篇: 我想回到嬉皮士的年代